semimi亚洲综合在线观看_在线视频三区_日韩精品电影一区_美国俄罗斯毛片一区二区 - 天天做天天爽

“亂世藏金,盛世修譜。” 建德很多村開始修家譜

“亂世

修譜 續譜

俗話說:“亂世藏金,盛世修譜。”國有史、方有志、家有譜,家譜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歷史文獻(國史、方志、家譜)之一。家譜也叫族譜、宗譜等,是一種以表譜形式,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。家譜文化源遠流長,作為宗族的神圣符號,家譜一直深藏民間,秘不示人。因此,在大多數人眼里,它充滿了神秘感。

隨著時代的變遷,家譜的價值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,特別是吸引著一大批想要弘揚家族文化的有識之士的眼球。當今盛世,人們敬祖仰宗,承德繼風,續修家譜成為宗親工作最為重要的部分。各姓各氏,有老譜者續,無老譜者創,風生水起,有聲有色。而近年來,建德多地修譜也正盛行,筆者走訪了解到壽昌、楊村橋、更樓、新安江等地進行了總譜續修,有些已經完成續修的地方還舉辦了盛大的圓譜儀式。

余洪村17年前已完成修譜

余洪村位于建德市壽昌鎮。2000年4月,在洪富民等人的牽頭奔走下,進行了修譜工作,并于2000年10月完成《建德市心洪氏族譜》。17年前的通訊工具、交通等并沒有現在這么發達、便捷,溝通和交流比較困難。在當時來說,修譜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

洪富民介紹說:“2000年修譜的時候,本村宗親人數只有200余人,大概有1600名宗親已經外遷到航頭、大同、大慈巖等地。為了修譜的事情,只能多方了解,四處奔波,一個個地去聯系溝通修譜的事情。最后整理、匯編成12冊,確保每個宗親都上了族譜。”

作為建德較早一批修譜的余洪村上次修譜的時間為1945年,過了55年再次修譜,這是對歷史的傳承,也是對歷史的負責。洪富民等組織者花了大量心血,為修譜工作做出了貢獻,也為后期建德其他地方的修譜提供了不少寶貴的經驗。

 

路邊村前不久剛完成圓譜儀式

路邊村位于建德市楊村橋鎮。全村有800余人,其中洪氏人口315人。

路邊村洪姓,始遷祖記安公為末公廿九世孫,距今已經有好幾百年歷史了。路邊村澗泉環繞,山清水秀,田地富饒,如今族風蔚然,人才輩出。

2016年2月,路邊村的宗親,在洪樟清、洪旭光、洪東方、洪平的號召下,組織本村的賢達,籌劃修譜事宜。

說起洪樟清,他與修譜可有著深厚的淵源。102年前,洪樟清的爺爺主持了路邊村的修譜工作。102年后,洪樟清將修譜從爺爺那輩手中接過來,繼續挑起續修路邊村《洪氏宗譜》的重任。而且洪樟清的兒子洪平作為村書記,也一同幫著父親籌劃修譜這一家族要事。此次修譜對于洪樟清一家人而言意義非凡。所以洪樟清對修譜特別重視,希望路邊村的家譜能夠順利相傳,宗譜文化能夠得到弘揚。

“我們村出了位副軍級人物——洪山林,還有眾多杰出人才,他們都是路邊村的驕傲。”洪樟清說,“如此欣欣向榮的局面,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續修家譜。家譜是有關家族文化記載的史籍,是關乎家族發展的大事。所以再難也要完成家譜的修整。”

1969年,21歲的洪山林應征入伍,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,如今是副軍級干部。洪山林將軍精干、隨和、熱情,大力支持家鄉的修譜工作,期間多次郵寄相關修譜資料。

路邊村《培德堂》洪氏宗譜圓譜典禮于今年6月25日隆重舉行,近千名洪氏宗親代表出席了這次圓譜儀式。

 

甘溪村的修譜工作正進行中

甘溪村位于建德市更樓街道。全村有1200余人,其中方氏人口1000余人。

甘溪方氏開基祖祐五公,自淳安縣安福鄉鑒湖遷徙到建德龍溪(現甘溪),系方氏始祖雷公151世,至今已有890多年。東漢方儲和唐朝方干是甘溪方氏的先祖。至今村里還保留著建筑完善的方家舊居。村后山腳下還有一座方家祠堂——敦睦堂。

為了更好地傳承發揚方氏宗族文化,讓甘溪方氏宗族的子孫后代形成更為緊密的宗親關系。甘溪村在方樹生、方飛泉、方岳華等人的號召下,成立了建德市甘溪(龍溪)方氏宗譜修編委員會,進行方氏宗譜修編工作。

據了解,甘溪村近九百年的發展歷史中,有許多宗親因各種原因遷居各地,與祖地失去聯系。上次宗譜修編時間為1936年,因此,這次修譜的范圍為1936年至今,所有甘溪方氏的全體宗親,包括外嫁以及不居住在甘溪的方氏宗親。這是個龐大的體系。目前甘溪村的修譜還處于調查登記階段,計劃于明年4月完成所有修編工作,屆時將舉行頒譜祭祖儀式。

參與修譜的方先生說:“家譜的續修看似簡單、實際操作卻很繁雜。需要深入到每家每戶摸底排查每個人的信息。特別是出生年月,有些人年份是記公歷的,但月份卻又記成了農歷,這就需要當事人仔細確認。姓名也要保證百分之百的正確性。還有一些外嫁的宗親,其出嫁地的地址都需要一一詢問并確認。然后將信息進行匯總、整理。雖然過程繁瑣,但是,我們村里人都十分支持和配合修譜工作。”

對建德家譜文化頗有研究的洪淳生老師說:“壽昌鎮烏石村的徐氏家譜、乾潭鎮邵家村的邵氏家譜,還有乾潭鎮方家村、三都鎮羊峨村、洋溪街道洪墈村等的洪氏家譜都是近年來完成修譜的。還有很多村正在進行或者打算開始修譜工作的,如新安江街道三河村、楊村橋鎮徐坑村都正在修譜。而修譜的資金來源都是宗親籌集、捐資的,大家積極主動,熱情配合,無私奉獻,在此期間也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,這些都是非常可貴的。”

家譜是文化的載體,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文化傳承,是家族的集體記憶,修好家譜就是傳承文化。我們是誰?來自何處?查閱、續修、研究家譜,挖掘、提煉有時代價值的傳統思想元素,不僅可以了解一個家族繁衍的歷史,還可以見證一種生命之鏈的延續。

 

 

家譜信息化聯系人微信:478830465

聲明:轉載請注明源自家譜國際官網

修譜 續譜

在線客服系統
認親家譜下載

關閉

家譜國際修譜王下載

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