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mimi亚洲综合在线观看_在线视频三区_日韩精品电影一区_美国俄罗斯毛片一区二区 - 天天做天天爽

茶鄉歌王-柏義雙

茶鄉歌

利川市毛壩鎮新河村是遠近聞名的原生態山民歌村,全村八百多村民幾乎人人是歌手,個個會跳舞。新河民歌,又稱柏氏山民歌,是茶農們生活與勞作中自娛自樂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,具有旋律優美、曲調豐富、歌詞淳樸、風味原始的特點,并形成了以山歌、田歌、情歌、號子等為內容的表現形式。65歲的柏義雙就是該村山民歌第六代傳承人,他可以唱一百多首山民歌,其父親還曾為賀龍紅軍唱過紀律歌。

去世于1997年的柏樂明是柏義雙的父親,他為民歌的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。解放前他的民歌及燈戲演技享有盛名。1933年,賀龍率紅軍來到毛壩,柏樂明參與了歡迎紅軍的演出。解放后他參與演出的《神狗劈柴》、《雪山放羊》在恩施及全省獲獎。柏樂明所唱民歌達數百首之多,先后教過70多個徒弟,分別在咸豐、恩施、四川、重慶等地。柏義雙得到父親的真傳,從幾歲時就開始練習唱山民歌,如今已培養年輕弟子12人。他們用歌聲代替對話,表達情感,能夠即興對唱,有問有答,對歌不對人,山坡上、田埂邊、茶園里到處都是他們的歌聲,只要柏義雙一開口,村民們就會不約而同地跟著唱,該村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山民歌村。

 柏義雙,人們又叫他柏大師,他不僅會唱而且會跳,儺戲、繞棺舞、獅子舞、燈戲都是主角,笛子、二胡、嗩吶、鑼鼓樣樣都行,自編自演本土節目,經常參加鎮、村組織的文化宣傳活動,分別接受過中央電視及省、州、市電視臺的采訪和節目錄制。2006年在恩施州第二屆原生態山民歌大賽中,柏義雙和姐姐柏義發演唱的《拐子歌》,以風趣、圓潤的唱腔獲得了優秀獎,第一次從田間地頭唱到舞臺。隨后多次參加省、州、市舉辦的山民歌演唱比賽,其原創的《青布帕子五尺長》、《拐子歌》、《打魚歌》獲得了不同層次的獎項。“青布帕子五尺長,打個疙瘩摔過墻,千年不許疙瘩散,萬年不許姐丟郎”。曲調爽朗,余音繞梁,柏義雙高亢的聲音,奔放的激情,悠長的氣息,翻滾的旋律,體現了土家族音樂藝術粗獷豪放、古樸嚴謹、風趣詼諧、抒情優美的土家風格。

“郎在高山打一望,妹在河里洗衣裳,摔個石頭在水里,郎背挨了槌衣棒。”他用翻山調、號子調、喊喊調等情歌小調,從氣口、氣息、語氣、句子感受到柔中有剛,剛中有柔,使其獨特的唱法得到了原生態的傳承。

新河山民歌宛若爛漫的山花,漫山遍野。質樸的柏義雙,矢志不渝地唱著家族世代相傳的山民歌,歌聲承載著他的情懷,彰顯著他的胸襟。

如今,已到古稀之年的柏義雙越來越感受到:由于現代文明的不斷進步,傳統民歌文化逐漸被人們淡化,新河山民歌這一民間瑰寶面臨著消失的困境。為了民歌的傳承,他要把新河山民歌唱出大山。

聲明:家譜國際整理編輯  侵權聯系刪除
家譜信息化聯系人微信:18256005014
公司地址:合肥市包河區馬鞍山路與南二環路交口(葛大店)加僑國際廣場B-1301
聯系電話:0551-85205687

 

在線客服系統